前言
最近旧疾复发,能静不能动,迫于无聊,写一篇自己玩了好几年的东西吧,也算是记录生活了。
研究或者讨论一个东西的时候,我习惯分三步走,即「是什么」-「为什么」-「怎么做」,既然要写一篇关于NAS的文章,那也按照这个步骤走。
NAS是Network-Attached Storage的缩写,即网络附加存储,按照定义,NAS是一个独立的存储设备,通过网络(如家庭Wi-Fi或企业内网)而非USB等接口连接到计算机。
装过电脑的人都知道,电脑的硬盘大部分是通过sata等物理接口与电脑主板连接,且只能给这一台电脑用,哪怕是移动硬盘,通过usb与电脑连接时,也只能给连接的电脑用。而且不同的系统,硬盘默认的格式还可能不太一样,跨平台访问会存在兼容性问题,例如微软的NTFS磁盘格式,在苹果下就只能读不能写(虽然也有其他办法做到,但是变麻烦就是了)。
而NAS不一样,通过网络访问,理论上只要是支持的网络协议(如SMB\NFS\FTP\WebDAV等),可以同时给跨平台(windows、Linux、macOS、手机等)的多台设备同时共享文件。
有人可能想起一个应用——网盘,没错,NAS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私有云,但是却又不仅仅只有网盘这么简单,NAS的玩法可以丰俭由人。
简单点的NAS,例如有些路由器支持外接硬盘,接上硬盘后,开启SMB共享,这也实现了NAS功能。
复杂的NAS那就海了去了,群晖成品,洋垃圾、淘汰的电脑都可以组成自己的NAS。很多玩家喜欢用群晖,群晖内的套件和docker功能就能拓展许多玩法;现在的国产飞牛NAS系统,也能支持虚拟机功能,如果愿意,可以在NAS上玩All in one;懒一点,就原生的windows其实也能实现整个NAS玩法;在某些论坛,甚至能看到有土豪买Mac Studio组全闪NAS。
以下是群晖套件中心可以拓展的玩法举例:
看到这里,有些机智的小可爱就要问了,既然只是一种存储设备,那我电脑上多插几个硬盘,不就不需要NAS了吗,为什么我们还要用NAS呢?NAS还有什么好处吗?
有的兄弟,有的,NAS的好处还有以下几点,听我慢慢分析。
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忍受优爱腾,反正我是受不了了,在开了好几年的优爱腾会员后,我发现除了让我的钱包变薄,并没有让我得到什么。剧集得三个平台分开看,而且更新很慢,有时候我怀疑就是为了让你多开几个月会员。海外引进的一定会删减这就不说了,甚至翻译也很烂,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要当正版受害者,我的PT\网盘共享它不香吗?
当然仅仅能下载影音文件,这还拉不开差距,毕竟是台电脑装上对应下载软件都能这么玩,但是NAS它作为私有云,最大的特点是,它可以24小时开着当下载机,而且可以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共享给任何设备,随便一台电脑、手机、电视等都可以无缝切换看剧。
那有人又要说了,我电脑装满硬盘,然后24小时开机,并且开启SMB网络共享,不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吗?那我只能恭喜你,你解锁了windows电脑的初级NAS玩法。
在NAS中玩影音,我只推荐下面三个软件:
存储,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,当然就是文件了。而众所周知,硬盘是有寿命的,一旦损坏,很有可能导致文件丢失,所以,一个合格的NAS,必然需要有数据冗余与备份的功能。
一般情况下,大部分NAS系统都会提供RAID功能,RAID(独立磁盘冗余阵列)是一种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的技术,简单来说,RAID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硬盘上,既可以加快数据的读写速度,又可以在某些硬盘出现故障时保护数据不丢失。
RAID有多种不同的级别,例如:
除非NAS中的数据不重要,否则不要当RAID 0勇士,一般情况下推荐RAID 5,既能有一定的数据冗余备份功能,又能有很好磁盘利用率,只要不是同时坏两块硬盘以上,数据就没问题。所以新装NAS的时候买了同一批次硬盘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了,如果使用RAID 5,记得中间要慢慢换掉其中的硬盘,避免同一批次的硬盘同时坏掉,虽然概率很小。
我使用的就是群晖自带的类似RAID 5功能的存储冗余,如下图:
当然,仅仅靠RAID冗余,数据也不一定那么可靠,真正重要的数据,最好再搞个移动硬盘拷贝下来作为冷备份,或者配合NAS端的备份软件(如群晖的Hyper Backup),定时将重要文件备份到其他介质中。甚至如果有条件,可以去研究研究「两地三备份」,例如我这篇文章,同时发在了我的博客、微信公众号和L站,这又何尝不是“两地三备份”呢。
文件存储应该不用多说,比起移动硬盘的好处是,省去了找硬盘、插上电脑的步骤。网络存储嘛,只要开机就能自动连上,需要存储文件的时候,只要拖进NAS文件夹就可以了。比如这是上礼拜找到的一个脏话数据库,随手就拖进NAS保存了,准备哪天写个喷人的软件,小手一点,自动喷人,哼哼,看看还有谁能喷过我。
NAS是通过网络共享文件的,那么制约NAS文件共享的,就是网络协议和网络环境了。 网络协议前面提到了一点,下面稍微列举一下常见的协议和适用场景:
然后就是网络环境了,本机磁盘通过SATA接口传输文件速率理论速度在600MB/s左右,通过PCIe 4.0 x4的NVMe硬盘传输理论速度在8 GB/s。网络磁盘,理论情况下制约文件传输的速度就看是网速和磁盘速度了。
例如,我的内网环境是千兆内网,磁盘是sata机械硬盘,在内网中速度上限就是千兆内网的上限了,大概在100M/s左右。假如有一天我变成土豪了,改成万兆内网,那速度上限可能就是sata接口的上限600M/s左右了。
而如果我通过一些办法能通过公网访问NAS,那NAS中文件的传输速率一般情况下就会被我的宽带上传速度制约了,一般速度会在4M/s左右。
前面说过,现在很多NAS系统中都会带上docker或者虚拟机,有了这个东西,相信懂的同学已经懂了这个扩展性有多大,反正我见过有up在飞牛系统中装openwrt当旁路由的,下图是我的一些玩法,虽然有些不是部署在NAS,但是实际上都是docker部署,放在NAS中也没什么不可以。
下面介绍几个我觉得可以都装上的应用:
以上项目,都可以谷歌关键词找到对应的开源项目,且都支持docker部署,其余的就大家自行探索吧。
前面说过,NAS这个东西丰俭由人,你既可以用路由器做个简单的NAS就完事了,也可以小马拉大车:
还可以大马拉小车,比如我的:
甚至随便捡点啥设备,都给我上:
不是,放错图了,借用下飞牛官网的图:
系统方面,只推荐两个,飞牛的NAS系统和群晖的NAS系统,可以说是功能齐全,开箱即用。
最后,为了防止有人说我是飞牛的托,我推荐群晖系统,因为我个人也是使用的群晖系统,但是我买的不是群晖成品,折腾起来有亿点麻烦,相关资料大家谷歌看看就懂了。
本文作者:狄云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